月度归档: 2023 年 11 月

与Colab交互的一些姿势

Colab 使用 cell 控制有诸多不便,为了方便交互和监控资源,研究了一下通过终端交互的方式。

管理 Colab

【弃用】方案 1:通过 webshell… 对,就是木马当管理器用。

!apt install php
!nohup php -S localhost:8000 > /dev/null &
!echo '<?php @eval($_POST["shell"]);?>' > connect.php
# 然后用 ngrok(我一开始就是这样修改文件的)

结论:不会被制裁。体验一言难尽,蛋疼。

【弃用】方案 2:使用 tmate

!apt install tmate
!tmate
# 自动分配外网地址

结论:一般不会被制裁。比没有强,像 tmux 那样操作。

【在用】方案 3:使用正经 ssh

!echo $($(echo "pip install colab""_ssh --upgrade"))
from colab_ssh import launch_ssh_cloudflared, init_git_cloudflared
launch_ssh_cloudflared(password="X")

结论:直接安装 colab_ssh 会有警告,虽然能绕过但制不制裁看官方心情。体验很爽。

方案 3 解释

这个方案需要本地下载一个 cloudflared,具体的 vscode 配置可以参考>这篇教程

作者给了一个修改本地 .ssh/config 的方案,实际上也可以在本地端口监听,像这样:
cloudflared.exe access tcp --listener localhost:2222 --hostname sub.trycloudflare.com

这样各种 ssh 客户端,如 Xshell,也可以通过连接 localhost:2222 来访问 colab

更多用法

  1. 快速得到一个 webui 的外部地址,但仅限自己浏览器访问

    from google.colab.output import eval_js
    print(eval_js("google.colab.kernel.proxyPort(8000)"))
  2. 通过 cloudflare tunnel 将任意端口暴露到外网,所有人可访问

    !wget https://github.com/cloudflare/cloudflared/releases/latest/download/cloudflared-linux-amd64 -O cloudflared
    !chmod a+x cloudflared
    import nest_asyncio
    nest_asyncio.apply()
    import subprocess
    f = open("stdout", "w")
    p = subprocess.Popen(['./cloudflared', '--url', 'http://localhost:8000'], bufsize=0, stdout=f, stderr=subprocess.STDOUT)
    import time
    time.sleep(3)
    !grep -F trycloudflare stdout
  3. 防止 colab 断连,console 自动点击 connect。

    var startClickConnect = function startClickConnect(){
    var clickConnect = function clickConnect(){
        console.log("Connnect Clicked - Start");
        document.querySelector("#top-toolbar > colab-connect-button").shadowRoot.querySelector("#connect").click();
        console.log("Connnect Clicked - End"); 
    };
    var intervalId = setInterval(clickConnect, 60000);
    var stopClickConnectHandler = function stopClickConnect() {
        console.log("Connnect Clicked Stopped - Start");
        clearInterval(intervalId);
        console.log("Connnect Clicked Stopped - End");
    };
    return stopClickConnectHandler;
    };
    var stopClickConnect = startClickConnect();
    // In order to stop, call:
    // stopClickConnect();

结论

Colab 虽然限制 ssh,但并不是特别严格,还是可以变相使用。不过,Colab 似乎不支持 websocket,所以诸如 ttydcode-server 等基于网页的终端无法使用。
Kaggle 严格限制 ssh,用了直接封号。不过,Kaggle 支持 websocket,所以可以使用 code-server
以上就是在两者直接使用终端交互的方式。

最后,连接时最好检查一下本地防火墙。如果火绒处于免打扰模式,很可能会自动拦截 ssh 或者 cloudflared

参考

vscode连接Google colab
cloudflare-tunnel-to-colab.ipynb
Quick Tunnels · Cloudflare Zero Trust docs
Arbitrary TCP · Cloudflare Zero Trust docs
How can I prevent Google Colab from disconnecting?

在Colab上量化llama模型并发布

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 Colab 从在 Hugging Face 上拉取模型,经 llama.cpp 量化,再发布到 Hugging Face。
假定已经注册了 HuggingFace,并已经生成了具备 write 权限的 API Token。

以下例子用到的模型是 zxbsmk/NSFW_13B_sft。这是一个基于百川的 Uncensored 模型,需要权限才能抓取,所以需要先注册 Hugging Face 并准备相应权限的 API Token。

  1. clone llama.cpp,然后编译出量化用的 bin

    %cd /content
    !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ggerganov/llama.cpp
    %cd llama.cpp
    !mkdir build
    %cd build
    !apt install cmake
    !cmake ..
    !cmake --build . --config Release
  2. 通过脚本拉取模型,官方的有点慢,这里使用第三方的脚本

    %cd /content
    !apt -y install -qq aria2
    !wget https://gist.github.com/padeoe/697678ab8e528b85a2a7bddafea1fa4f/raw/5542d6c7ea6544b296dfcec770a74c74c5c01325/hfd.sh
    !bash /content/hfd.sh zxbsmk/NSFW_13B_sft --tool aria2c -x 4 --hf_username ?USERNAME? --hf_token ?hf_API-TOKEN?
  3. 准备修改过的转换脚本,有两处改动。第一是 KerfuffleV2 提供的 --pad_vocab 参数,用于修正 vocab mismatch 错误;第二是修正部分模型需要从 config.json 中读取 model_max_length 作为 n_ctx

    !pip install sentencepiece
    %cd /content
    # download a patched converter.py
    !wget https://pastebin.com/raw/bedgE0Px -O ./llama.cpp/convert.py
    !python ./llama.cpp/convert.py --padvocab --outtype f16 ./NSFW_13B_sft/ #default name:ggml-model-f16.gguf
  4. 开始量化。Colab 大约能提供 108G 的硬盘,量化完一个模型大约需要 90G 或更多,所以只能分批量化。根据 TheBloke 推荐,Q4_K_M、Q5_K_S、Q5_K_M 性价比较高。

    %cd /content
    %cd NSFW_13B_sft
    !../llama.cpp/build/bin/quantize ./ggml-model-f16.gguf ./nsfw-13b-sft.Q4_K_M.gguf Q4_K_M
    # !../llama.cpp/build/bin/quantize ./ggml-model-f16.gguf ./nsfw-13b-sft.Q5_K_S.gguf Q5_K_S
    # !../llama.cpp/build/bin/quantize ./ggml-model-f16.gguf ./nsfw-13b-sft.Q5_K_M.gguf Q5_K_M
  5. 去 Hugging Face 上新建模型,假设名称为NSFW_13B_sft-GGUF。清理目录,clone 所有非模型文件。

    %cd /content
    %rm -rf ./NSFW_13B_sft-GGUF
    !GIT_LFS_SKIP_SMUDGE=1 git clone https://huggingface.co/?USERNAME?/NSFW_13B_sft-GGUF
    %cd NSFW_13B_sft-GGUF
    !huggingface-cli lfs-enable-largefiles .
  6. 将量化后的模型移到目录中。

    %cd /content
    !mv ./NSFW_13B_sft/nsfw-13b-sft.Q4_K_M.gguf ./NSFW_13B_sft-GGUF/
    !ls ./NSFW_13B_sft-GGUF
  7. 正式发布模型。git push 可能会提示找不到用户名,借用 expect 可以顺利上传,密码是 API Token(注意要有 write 权限),可能需要输入两遍用户名密码。

    %cd /content
    %cd ./NSFW_13B_sft-GGUF
    !git lfs track "*.gguf"
    !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email "?EMAIL?"
    !git config --global user.name "?USERNAME?"
    !git add .
    !git commit -m "GGUF model commit (made with llama.cpp)"
    # !git push
    !apt install expect
    context = """
    spawn git push
    interact
    """
    with open("/content/push.txt", "w") as f:
        f.write(context)
    !expect /content/push.txt
  8. 重复步骤:5 清空目录 → 4 量化另一个精度 → 6 & 7 再重新移动文件、上传。

*注1:如需使用 API 登录,可使用单行命令
!python -c "from huggingface_hub.hf_api import HfFolder; HfFolder.save_token('?hf_API-TOKEN?')"

注2:Kaggle push 大文件有问题,可以使用官方 API 上传,但文件必须 <5G。详情见官方文档。

注3:国内有很多非标的 llama 模型,如 01-ai/Yi、vivo-ai/BlueLM,无法直接转换,或需要用到各种奇怪的技巧甚至修改推理代码,还有一些模型如 chatglm3,转换后无法加载,原因未知。

一些中文LLM的试用体验

(2024.01)本文已过时,请参考:《【2024.01】目前好用的大语言模型以及部署情况》

之前在玩 Colab 和 Stable Diffusion,所以自然而然,也会进一步拓展到 LLM 领域。

说到底,我不算技术人员,甚至连炼丹师都算不上。以下内容不涉及什么具体的模型训练或者部署,只是结合试用和一些搜索到的资料,谈谈感受,没什么技术含量。

首先是个人应用方向,主要是 LocalLLM。从应用的角度来讲,公开的 OpenAI api、Bing、Bard、Claude 已经完全够用了,只有专业内容需要微调或者“非道德”内容才需要私人模型。

这里我主要关注 ~13B 或以下模型,原因是量化后能够在 Colab 上跑,根据 Steam 的统计,目前最主流的显卡还是 3060、2060、1060,分别对应 12G、12G、6G VRAM,也就是能跑 ~13B、~13B、~7B 模型。所以 ~13B 比较具有现实意义。

路径一:直接上中文模型

先来看几个 LeaderBoard:OpenCompassC-EvalHF-zh_models

可以看到,公开的模型中,能力比较强的有阿里的 Qwen-14B 和清华的 ChatGLM3-6B
其中,Qwen-14B 有个变体版本:CausalLM-14B。这个模型使用了 Qwen-14B 的权重,加入一些其他数据集,最终搓了一个无审核的版本,经过量化后刚刚好可以在 Colab 上运行。
CausalLM 的表现实在过于优秀,所以截图不便放出。

ChatGLM3-6B 是 62 亿参数蒸馏+量化后 6G VRAM 就能跑,很有潜力,但可能不是未来。

还有一些模型,诸如商汤的 SkyWork-13B,vivo 的 BlueLM-7B,也在 trending 上,不过还有待更多验证。

路径二:用英文模型+LoRA

(2024/01)纠正:早期我理解 LoRA 是一个万能插件,实际上是错误的。应该说这个方案是在英文模型上用中文数据集再训练。现在靠这个方法汉化的好像不多见了,因为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中文大模型基底。

第一条路其实已经足够好了,但还有其他选择。

第二条路是英文模型+LoRA,我试了下 Chinese-Wizard-Vicuna-13B-GPTQ,这是一个使用了来自科大讯飞 Chinese-LLaMA-Alpaca 的模型,总体效果还不错。能输出流畅的中文,但不如原生接地气。

⚠NSFW 点击查看测试结果

以下是我对 Uncensored 的测试,其实还是用了一些 Jailbreak Prompt
![](https://img.liedown.win/blog/2023/11-965f742dcebad9a74505db4d9d0c0705.png)

 
创作能力大概强于 ChatGPT 3.5,和 Claude-Slack 持平。这效果已经非常不错了,再回头看 CausalLM 就能理解为什么不便放出,因为太过逆天。

如果单看 Chinese-LLaMA-Alpaca,评分并不算很好,但作为一个 LoRA,配合会中文(但中文不太好)的英文模型,效果就很不错。此外,我测试用的是一期模型,现在 Chinese-LLaMA-Alpaca 已经有了二代,扩展了词表,相信效果会更好。

同理,相信 UltraLM、Nous-Hermes、Pygmalion、Mistral 等模型加 LoRA 效果也会不错。我比较好奇的是,如果这个 LoRA 和 MLewd 结合会不会变得逆天。

这里再提两个 LoRA:
一是 Llama2-Chinese,号称“最好的中文Llama大模型”,我试下来实际效果不太好。
二是 SuperHOT,一个专注于 NSFW 的 LoRA。一些英文 Uncensored 模型(例如之前的 Wizard-Vicuna-13B-Uncensored-HF)在加入中文 LoRA 后会出现轻微的 Censored 迹象,可能可以通过这个 LoRA 纠正。

路径三:RWKV+Finetune

由于 Transformer 对内存的需求是二次方增长的,而 RWKV 对内存的需求只有 O(1),这对于本地多轮对话至关重要。

RWKV 发展神速,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 V5 占位了,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微调模型是 LocalNSFW/RWKV-Claude。从名字就能看出是干什么的,介绍是“项目的初心是,摆脱大公司的控制,建立所有人都能涩涩的本地大语言模型。”

这个模型的参数为 7B,数据来自用户贡献的和 Claude-Slack 的对话,可以归结为通过 Claude 蒸馏的 RPG 垂直模型。这类模型在各垂直领域都比较多。

结论:

目前,在免费部署的前提下,Causal-14B 是最好的,Colab 或者 3060 都能跑。如果要在本地部署,VRAM 又比较紧张,那么通用模型选 ChatGLM3-6B,专注于涩涩用 RWKV-Claude。
我认为 RWKV 的潜力最大,尤其是在这个 VRAM 遇到严重瓶颈的时代。

英文模型+LoRA 的情况目前只能算是备选中的备选,通常中文模型本身就支持英文,而且英文不差。除非未来英文模型超越中文模型太多,这套方案才有可能成为首选。多语言模型直接融合可能是更普遍的做法。